一个人值不值得交往,看他借钱的样子
听人说过一句话:在这个薄情的年代,想要让人记住你唯一的方法,就是辜负一段感情,还有欠钱不还。
以此类推,想让人恨不得永远没认识过你,就去仗着有感情,没分寸地借钱。
这两天,有人发帖,说身边的朋友和女朋友才认识三个月,女孩要买房子,张口就借八万块,而且房子还只写自己爸妈的名字。
故事中的男孩还在犹豫,这钱借了就是麻烦,不借就有分手的风险。
另一边网友们态度却都很坚决。
“你都不好意思拒绝的事对方却好意思开口,不是一路人,没必要让自己继续纠结下去了”
“当然不借,才认识三个月就借八万,说明女方家是一个很没分寸的人!不是一路人”
“不借,分手。这女孩能开口借钱说明是个不能娶的女人,不是说人多坏,而是说明她不懂得做事情的尺度,如果她家里人也是这样的,那这家人惹不起,如果结婚以后肯定会是非不断。所以,分手吧”
还有人说,这女孩其实就是在找借口想要分手。
不知故事真假,但一谈借钱,谁都头大。都明白谈钱伤感情,谈感情也伤钱。可是真发生在自己身上,因为各种人情关系,就总是不好办。
且不说拿不拿得出8万块这么多,就算是比金坚的情谊,借钱之前也得想明白了。
借钱的分寸见人品
为什么故事中的女孩这钱借的不合适?要从借多少和向谁借两方面看。
一是两人才相处了三个月,就要借这么大一笔数字,而且还是为了自家私事,有失分寸,也没顾及事情可能引起的后果;
另一方面,她选择借钱的对象不合适。如果是还打算认真对待这段恋爱关系,这样的要求会让男友处于两难的境地,而且对于感情也是一次不小的考验。
《人生需要揭穿》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,“我向来不以钱来判断事物,但我知道我们爱的人,应该是和我们价值观相近的人”。
只此一个借钱的要求,就能看得出一个人对待钱的观念是不是成熟。
你一定还遇到过这样的,每次借钱都是十块二十的借,每周一次,每次都不多,不定期会还一部分。
让他还钱,好像十块二十的没必要;不让他还,自己又觉得过不去这个坎。
俗话说,长贫难济。不论是真贫还是假贫,借钱始终是一件伤人的事,而退让只会让这类人得寸进尺,不忍心只会变成伤害自己的工具。
电影《后会无期》里,陈柏霖饰演的江河对三叔说:“再艰难,也不能骗别人的钱,你们可以去借钱。”
三叔问,“借钱跟骗钱,有什么区别吗?”
王珞丹饰演的苏米说,“借钱,就是骗朋友的钱。”
也许这话看起来有点偏激,但生活中许多人向你借的钱,确实是和你“后会无期”。
有人说,借给自己钱的朋友才是真朋友。不少人把这句话奉为圭臬,用借钱来衡量两个人之间的感情。
但借钱也是极易暴露人品的考验。
梅艳芳说,她每开出一张支票,就少掉一个朋友。生活中有太多的塑料情谊,经不起这样的折腾。
金钱观分歧是交际杀手
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特莉选了美国将近400对新婚夫妇,对他们进行长达25年的跟踪研究后发现,金钱观差异是首要离婚杀手。
“很多已离婚的人都说,在婚姻的早期阶段,钱是引起夫妻间矛盾的首要原因。”
钱是身外之物,而对钱的态度却是面真实的“照妖镜”。
朋友小李是一个生活非常讲究品质的人,平日里待人也“阔气”,请客送礼不在话下。
可他的家庭并不富裕。一切超出承受能力的开销,都要让父母借外债来还,一借就是几万。
他说是因为家里穷,小时候经常被人欺负,现在才会这样拼命掩饰自己。
后来,他不仅出轨,欠了自己女朋友4000多元,还挪用了社团上千元的公费。
表面的开朗大方,只是表象。小李被金钱奴役的态度,才真实反映他为人的缺陷:虚荣,且不懂责任为何物。
朋友异常的金钱观,就是种危险信号。
对金钱的理解和观念,是衡量一个人值不值得交朋友的很重要一关,它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质量。
亲人、朋友如此,情侣亦是,金钱观就是一杆秤。
怎么花,怎么借,怎么还,都是隐形的考验。
最难还的是人情债
“有什么别有病,没什么别没钱”。
一项关于私人借钱主要选择对象的调查显示,人们更倾向于向亲戚和朋友借钱。
银行借贷需要利息,到了亲戚朋友这该怎么算?
“咱们这关系,还提什么利息不利息的?”
亲戚朋友因为有了“血缘”这层关系,被借钱的顾及双方关系不会主动提出要利息,借钱者也就这样对利息绝口不提。
可事实是,借了人家的钱,就在同时享受这部分钱和它本能产生的经济收益。
算一笔账吧,如果问家里亲戚借了8万元,一年后归还。就算不买理财产品,放在银行,一年期存款利率1.50%,那一年收益也是1200元。
亲戚的钱本来可以再生钱,但是借了收不到利息,就是被绑架着用人情来抵钱上的亏损。
羞于谈钱讲利息,表面上看起来一团和气,时间久了,无论是亲戚朋友还是恋人,都难免心里不快。
该算清楚的算不清楚,最后只能是又伤钱又伤感情。
主持人孟非说:“如果,我的朋友开了饭馆请我去吃,那我一定捧这个场,而不会要求对方给自己免单打折,更不可能没心没肺地带一群人去吃大快朵颐,还要求人家送冷盘。
正是由于我和对方是朋友,才更体谅他做生意不容易,知道他经营有成本,不会让人家倒赔白送。”
钱债好还,情债难偿。
做事先谈条件,丑话说在前面。要解决钱的事,就不要在人情上贪便宜。
借钱要有原则
可人在江湖飘,谁能不挨刀。
被粘在人情的大网上,别人的一丝动静,总会对自己产生影响。即便坚持从不向好友借钱,也难免会遇上别人有需要,不得不帮一把的时候。
去借钱与被借钱,都要求“巧”。
1、救人于水火,而非“享乐”
这类似于很多人理解的“救急不救穷”。很多人按照字面意思理解,是说要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伸出援助之手;若是只是因为“想买的买不起”,就不能帮。
但这句话的原意是,“只能救一时的急难,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”。
所以如果想跟别人借钱,自己要记得“救急不救穷”。海明威说,借钱就是乞讨的开端。一味依赖借来的钱,只会让人愈发懈怠;
而对于被借钱的人来说,不把钱借给只为满足私欲的人,才是明智的。
2、决定前先识人
哪怕有能力借给别人钱,也要在做决定前三思。
这个人品行如何?是否有常向别人借钱,但是没有能力归还的情况?他是不是个吃软饭的“无底洞”?
除此,还要如评论家梁宏达说的,你得做一次评估。
“他不是向我借,他是向我要,这时候能不能给他?如果他向你要钱,你都能给他,你再把钱借给他用;要是不行,那你就别借。
本来这个人是你的朋友,借完他不还你,你想要,两个人再有个矛盾,钱弄不回来朋友还丢了,何苦呢?”
3、力求“双赢”
这是“绝境中的上上策”。如果被逼无奈,真的遇上特殊情况,必须得借钱,又过不了心理关,那就给自己定个上限。
在这个数额以内,做好准备,哪怕不能收回,都不能让心里对和借钱人的情谊产生威胁。
不要让自己因为借钱,被纠结和面子捆绑得不得安宁。先在心里打个预防针,那人还了你的钱,不会庆幸到反觉得他是恩人;那人还不了,就权当是为情谊交了一份自我感动的税。
感情和钱,总得自己守住一个。
参考资料:
[1]丁丁张著.人生需要揭穿[M].北京联合出版公司.2016.
[2]美国学者研究发现导致离婚的五大原因,金钱观差异成首要“婚姻杀手”[N]. 新闻晨报. 2012
[3]刘馨. 私人借钱:信任关系地构建——以A市为例[D]. 中南大学.2007.
本文转自公众号:谈心社(txs163)
本文共计 3024 字,感谢您的耐心浏览与评论。
0条回应:“一个人值不值得交往,看他借钱的样子”